假如有这样一份工作——在金碧辉煌,高端大气的办公室里,给你一套制度,一个代号,然后把你关在封闭的小房间里,每天被摄像头360度无死角监控,不能玩手机,没有自由,不能打瞌睡,不能做任何不雅的动作,不能两两之间聊天,有无数的客户面对着你,上厕所不能超过15分钟,每天吃饭的时间就像打仗,家人来看望你还得叫号,而你只能隔着玻璃远远点头示意……
就是这样一份工作,曾经是无数人眼里的铁饭碗,抢破头都要往里钻。如今成了年轻人噩梦的摇篮,无数人每天都想逃离的地方。它就是银行的窗口,坐在里面的人就是有神秘之称的柜员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我们父母那一代,银行是当之无愧的铁饭碗。谁家的孩子要是进入银行,那简直比公务员还想,全家人脱贫致富早一步提上了日程。如今却沦落成为各行各业都笑柄,券商鄙视,保险鄙视,基金鄙视,小额贷款公司鄙视,第三方支付机构鄙视,就连家人都谈“银”色变。一旦了各种“开门红”,“月末冲刺”亲戚朋友就像见瘟神一样,唯恐避之不及。
银行是个神秘的地方。高管的财报里和各种媒体上说银行平均年薪50万起,有人却说每月到手3000多块。到底是谁说了谎话,上面的人不允许曝光工资条,所以一直是个悬案。如今,银行的薪酬究竟如何?在接下来的日子,银行还是一份好工作吗?究竟什么样的人是个去银行?
今天,我们就从数十万个基层员工的亲身经历出发,扒开银行的面具,带你深层次了解银行人如今的真实生存现状。
银行到底有多卷?凡是带有“某某王”称号的银行,都可以直白的说,是无数个底层员工卷出来的。所有一刀切说银行值得去或者不值得去的,都是耍流氓。银行的薪资待遇差距特别大,到底是钱多事少离家近,还是日薄西山苟延残喘,得看以下四项:
①你在什么性质的银行。是国有银行,还是股份制,城商行还是农村信用社。
②你在哪个城市,当地经济怎么样?珠三角肯定强于大西北。
③你在什么岗位。前台还是后台,基层员工还是管理岗位,投行部还是财务部。
④你有什么样的资源。家里有矿还是家里有钱,亦或是自身有人脉。
同样是同一批进入银行的,以上几项,决定了你在银行能走多远,能爬多高。一线城市的柜员和小县城的柜员,差的真的不止十万八千里。普通管理岗和公司中高层之间,都以阶梯式指数级不同。
国有银行家大业大,各种客户基数大,品牌响亮,不容易轻易破产。但竞争也很激烈,各种体制早已完善,并非个别人短时间就能冲破,盘子大划分自然多。
让我们一个个来看:首先是银行的性质。国有银行由国家直接管控,包括一个央行和6个国有商业银行,比如大家熟悉的“宇宙行”工商银行。国有银行有编制和户口,但是竞争也相对激烈。股份制银行背后,大多有各地政府的背景,大多是为了地方融资,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。民营银行约等于新兴的互联网,比如网商银行,有完善的线上渠道。[page]
以某书为代表的各类APP对银行薪资的吐槽,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:
网上对银行薪资的吐槽,主要针对的是我们常见的这两类银行——
五大行体制相对健全,一般会给员工划分无数个薪资定级定档。以建行为例,一线城市的基本岗位工资每个月到手差不多在8k左右,二三线城市则依次下降,在一些经济相对弱的县城,应届毕业生实发工资在1500-3000左右,扣除日常开销,基本无结余,典型的月光族。银行的五险一金是根据你自身的工龄和薪资水平缴纳的,并不像公务员那样,工资虽然不高,但好在各种福利高。
股份制银行的本质就是盈利,股东的最终目的是财富最大化。很多时候收入的多少取决于业绩的完成占比,营销岗一般都会比柜员这些基础性岗位高。银行的业绩并不像大多数企业,虽然也采用KPI等指标,但指标十分的高,一般只有5%-10%的人能完成。这就意味着每个月能正常拿到工资和绩效的员工很少,绝大部分都是经过打折各种折算,真正到手也就是日常生活费,甚至还有部分员工出现倒贴公司钱。至于所谓的年终奖,大多都是日常绩效清算到年底多退少补,其实拿的不过是日常没发的钱。
在业绩为王的当下,资源,人脉真的很重要,这不仅意味着你能不能拿到每个月的工资,同时意味着你是否能拿到所谓的额外收入。相对于前台,中后台岗位相对来说业绩压力没那么大,工资波动小,由于做的基本都是技术性或者管理性的活儿,可替代性也比较低。这也是为什么,近些年每个柜员都有一个脱离基层、转岗后台的梦想。
带资进组如今早已不是什么秘密,对于家里有矿的家庭来说,把自家孩子送进银行,不仅能第一手掌握内幕信息,还能给家族带来额外的收益。有资源的进入银行,基本就是躺赢,坐等拿钱就行。等到这家银行资源吃的差不多了,又换一家银行继续吃资源,中国四千多家银行,一个月换一家都要三百多年。
银行是个很现实的地方,只要你手里有资源,能创收,那你就是大爷,一旦你没有了价值,那你就是可有可无的存在。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,在银行是个双面话题,付出了工资的确能有所体现,但涉及到升职加薪当领导,那就不单纯是看业绩,还得看你的背景,看你的靠山,看你情商够不够高,嘴够不够甜,会不会跪舔领导。
“什么样的人适合去银行”这个问题,我们还是留给过来人去回答吧。或许每个学习财经、金融的学子,都幻想着自己有一天成为华尔街巨头。殊不知,多年以后进入一个封闭狭小的空间,现实啪啪啪打脸,还是难免会陷入怀疑和挣扎。
面对银行这个大熔炉,有的人选择怀揣梦想逃离了,有的人选择苟延残喘不断妥协。无论怎么选择都是对的,生活永远是自己的,只要无愧于心就好。比起盲目的入坑,频繁的跳槽,我们更应该想想自己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?过什么样的生活?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?[page]
上一篇:引弓竞技!看少年如何百步穿杨!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X 关闭